获奖专访


杨志远:影像让我体验到更多不一样的人生,

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采编、排版  |  miko

监制  |  moe

受邀采访  | 艺术家杨志远

图片提供  |  艺术家杨志远

欢迎转载,请注明来源




把对于生活的感受,少数群体的观察和思考带入到影像中,在艺术创作过程中去感受人与人之间的链接和羁绊,他是一个充满生命力,“野性”生长的艺术家。


2020-2021年度ARTCLOUD中国SAP艺术大奖的年度奖项榜单已全部揭晓,这次我们邀请到了年度视频及短片艺术奖获得者:杨志远,作为这次的采访嘉宾。





本期专访艺术家 | 杨志远

2020-2021年度ARTCLOUD中国SAP艺术大奖

年度新锐艺术家年度视频及短片艺术奖获得者



1997年生于黑龙江

2015-2019中国传媒大学数字媒体艺术,本科

2019--至今,北京大学广播电视,硕士




影像让我体验到更多不一样的人生

我喜欢人与人之间的羁绊




Q您是做影视相关的,对这一块的兴趣是怎样产生的呢?您开始自己动手拍作品的时候有什么契机吗?


A:本科时期,我做的都是影视编导类的相关内容,身边的老师和朋友给的也是这方面的内容,所以很顺其自然地做了这方面的事情。当时,我的第一个作品是一部纪录片叫《巷·象》,通过对老北京胡同的田野记录,展现了千禧年后胡同文化的发展变化,也讲述了一代又一代胡同人的轮回生活。



《巷·象》 2016 | 时间:8分钟 | 材料:影像



Q:平时,您会更关心什么样的影视或者电影?


A:我的接受度蛮广泛的,什么类型的我都会关注。我想让自己变得更多元,同时想在创作时尽量去呈现我对于这个世界的思考,希望能把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传递出去。



Q:获奖作品《寻人启示》是改编自您的小说《失独》,为什么会想着创作这个题材的作品?



A:小说我在大二时就写好了,当时创作时没有特别多的目的性,只是作为一个人设反转的故事而已,一个看起来很可怜的女性,她本身也是个恶人,所以我就把这个小说写下来了,里面并没有涉及到太多社会学,人类学方面的内容。


直到大四的毕业设计,我想挑战一下自己的极限,因为当时时间是非常紧迫的,我只有2个月的时间来完成拍摄,剪辑,演员筛选等等,这个片子我总花费不到1万块,最后片子能做成这样,我自己是非常满意的。我原本想做关于性少数弱势群体的题材影片,但出于校方的考虑,这类型的题材可能不太适合毕业生的作品,所以我就拍了这部影片。



《寻人启示》2019 | 尺寸:可变 | 材料:影像



Q:小说和影视作为两种不同的创作方式,您在都体验过的情况下,会觉得它们在表达上有怎样的分别?


A:小说的自由度会更高点,给人的想象空间会更大,文字很多时候可以表达出非画面感的内容,而影像会在一定程度上消解观众的想象。比如在影像中,你没办法和观众表达风是怎么样的,只能通过一些树叶的画面,去驱使观众对故事剧情的理解,所以我觉得影像一定要从画面的角度来考量。同时影像是一个集体产物的作品,里面也涉及了各个工作人员的思想部分,和他们对这个剧情故事的解读。



Q:在影片开头,墙上挂着一幅画有圣母与圣子的图与影片后面出现在女主回忆与孩子的快乐时光有什么寓意吗?


A:这个是我故意安排的,我很喜欢做一些实验性的尝试,它应该是在影片故事结尾才出现的,但剪辑师在开头和结尾都放进去了,所以当影片出来的时,很多的解释权已经不在于导演与编剧了,经过几道工序下来,每个参与者包括观众都有自己的解读。我也会和观众一起交流他们对作品的解读,这是一个很有趣的过程。在这当中,你会对这个世界以及对自己有更多的认识。



《寻人启示》影片海报



Q:在故事的最后,作为母亲的秀琴到派出所自首以前做过人贩子的事实,在我看来她只是为了救赎自己而已,并不是真的悔改,您为什么会设定这样的结尾?


A:还没到悔改,你会看到影片最后也只是交代了一些相逢的戏份,并没有做后续部分的阐述,戛然而止到那个点就够了。影片中我也设计了很多铺垫与伏笔,在这几个伏笔中,你要说她有没有后悔的部分呢,肯定是有的,要不然她也不会去自首,但自首对于找到她的小孩并没有太多的帮助,可会不会悔改是影片最后的内容,我想留给观众去想象。



Q:影片中的故事线都做了哪些设计?


A:影片是基于我之前的小说进行挖掘和再创作的,影片中呈现出来的也是一个类似于大女主的故事线路,给男主的镜头是很少的。包括加入采访部分时,我把整个影片中很多戏剧性的戏份删减掉了,因为后面要呈现出人类学和社会学的一些东西,我害怕会破坏观众的情绪,虽然很可惜,但我觉得是值得的。其他的一些故事线,我也有做了安排,比如关于小孩的。



Q:在作品的展览过程中应该会有很多和观众交流的机会,有没有比较深刻的交流体验,希望作品与观众的距离是怎样的?


A:观众们对于我的女演员很好奇,我的女演员并不是职业演员,她其实是这部影片剪辑师的老姨。当时在找演员的时候,她刚好在旁边洗衣服,我就觉得她就是我小说女主的完美人选,这部影片如果没有她,也不会走到今天的这个结果。


其次,观众对于最后真实的采访也比较好奇,在这个采访的过程中我是非常难熬的。我很怕对这些失去孩子的家庭和父母再造成第二次伤害,所以在采访之前,我把影片的立意,以及他们会出现在影片中等一些事项告知他们之后,他们也都很愿意接受我的采访。而且在采访之前,我给了自己非常久的时间,我一直问自己:我采访他们是为了让自己的影片看起来更好看?还是真的想为他们做点什么?后面我也庆幸在那10天里,我想明白了,我确实想为他们做点什么。我才能在采访的过程中,那么地坦然面对他们,到现在我还和他们有联系。如果我只是为了一部好片子,我想我日后可能会更加难受和后悔。



Q:您觉得一个好的故事、所具备的条件是什么?


A:我个人觉得,不管是故事或影像也好,最终的结果是能被观众接受的,而且是愿意被接受。



《夏》 2018 | 时间:9分钟 | 材料:影像



Q:少数弱势群体带给您的感受是什么,最有感触的是哪方面?


A:因为我自己就是少数群体,在本科期间我就做过很多关于性少数群体的影片,我的性格是比较感性和细腻,所以我更能去感受到边缘化的情绪,这些是需要有人去把它表达和呈现出来的,倒不是说是使命,只是我乐于去做这样的事情。



Q:艺术短片与艺术电影,这两者有什么不同?


A:对于我来说,它们都是属于艺术的一部分,都需要去承接艺术的一些东西,短片和电影只不过是不同的载体,不同的形式而已。



Q:分享几个对您影响很深的导演?


A:我对艺术的兴趣,最早是来源于文字。小时候,父母对于管束是非常少的,我的一些人生观及价值观都是通过书籍自己去选择。而三毛,席慕容的文字是塑造和形成我性格的原因之一。长大之后,我也会偏向于哲学,思辨的电影会比较多,比如李沧东,金基德等导演的作品。



《我I AM.》2017 | 时间:1分钟 | 材料:影像



Q:最近有什么创作计划,可以透露一下吗?


A:2021年的4月份,我去了贵州做田野调查,在这过程中,我发现了在当地人们依然保留着土葬的方式,清明节时他们会在坟山上载歌载舞,非常开心隆重。我感觉自己被打开了,它让我觉得死亡不一定是结束,是有新的意义存在。后来因为这个原因,我重新修改了研究生毕业设计的内容,希望让更多的人感受到生和死的力量。



《在仲春与暮春之祭》2022 | 材料:影像



Q:未来希望发展是朝着一个怎样的方向、是否会将作品电影化处理?


A:我目前正在做自己的艺术机构,希望把对艺术短片感兴趣的人聚集在一起。我现在所做的一切事情,也只希望自己能成为一个开心的人,这些过程不仅仅只是艺术创作,也是人和人之间沟通交流的过程,在这些过程中大家会变得更紧密,我很喜欢人与人之间这种羁绊的感觉,所以我很喜欢影像的创作,它就是一个集体创作的产物。



一回·艺术空间照片



Q:您如何定义影视价值?您觉得您的作品是怎样体现影像价值的?


A:打开世界的一种方式,可以在经历体验自己的人生之外,能够看到更多的人生。








ABOUT



ARTCLOUD艺术云是艺术品综合解决方案提供商,合作全球3000多个艺术家及数字艺术STUDIO。主要服务内容有艺术策展、艺术品设计配置顾问、艺术品定制采购、艺术品价值跟踪、艺术IP授权及艺术内容输出、新媒体沉浸交互装置、艺术创意研发等,同时运营有线下多座艺术展馆、iART数据系统和具有全球当代艺术影响力的 SAP国际艺术大奖。自成立以来,艺术云高速发展,目前已成长为国内领先的全新艺术生态专业平台。




艺术策展 | 艺术品设计配置顾问 | 艺术品定制采购

艺术品价值跟踪 | 艺术IP授权及艺术内容输出

新媒体沉浸交互装置 | 艺术创意研发




合作联系

/


| 微信号 |  Artcloud_yishuyun

| 邮箱 |  artcloud@artcloudsz.com

| 官方网站 |  www.artcloudsz.com